Friday 19 October 2012

ijdavid創創唸004:不要說遊戲;台灣連60'~80'的國際音樂都拿不到-版權代理商不團結


迅速成立一支國際文創版權談判團隊是當前迫切的需要

台電玩拿冠軍 卻暗泣賺不到錢

三年前,台灣遊戲業一片大好;三年後,台灣遊戲業卻哀鴻遍野。明明捷運上捧著智慧型、平板電腦的玩家日益增加,為何台灣遊戲業賺不到錢?台灣瘋狂慶祝「台北暗殺星」電玩競技隊贏得世界冠軍,為何台灣業者反而笑不出來?
來自台灣的「台北暗殺星」電玩競技隊,十四日在美國洛杉磯接受各國觀眾的熱情歡呼,因為他們打敗韓國隊成為最新的電玩世界冠軍。
但是當他們獲頒超大獎杯及一百萬美元獎金,台灣的網路遊戲業者的心卻正在淌血,因為他們知道,台灣遊戲業最黑暗的冬天即將來臨。
他們參加競賽遊戲(英雄聯盟)( League of Legend)的第二季電玩大賽,這是全球目前最受歡迎的線上遊戲之一,推出一年以來,全球有七千萬玩家上線競賽,台灣則有二五○萬名玩家,台灣得冠軍後代表這款遊戲在台灣市占率將進一步擴大,廠商將賺進大把鈔票。只是這些白花花的銀子進得不是台灣業者的口袋。某位法人代表就說:「『英雄聯盟』其實出自中國騰訊之手!」他說得沒錯!這款遊戲的美國開發商Riot Games早就被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騰訊以二.三一億美元收購,是純正的中美混血企業。
以前,中國遊戲公司的產品便宜又好玩,是玩家在高價的韓國遊戲外另一項選擇。
重代理輕研發 嘗到苦果
中國自二○○六年開始,逐漸成為台廠喜愛的遊戲代理來源,「因為中國遊戲價格比韓國遊戲便宜一半,品質也越來越好。」曾在智冠任職的高階主管說,短短六年內,台灣代理的中國遊戲就高達一三○款,「代理遊戲就可以輕鬆賺錢,誰還要費心費力地搞研發。」
隨著中國遊戲公司越來越強,台灣遊戲商只能淪為替人打工的,更糟的是,台灣這兩年多了很多有陸資背景的遊戲公司,分食台灣線上遊戲市場。「中國北京完美、盛大遊戲、火龍等知名遊戲開發商,最近將手上遊戲直接交給由自己間接投資的台灣公司代理,而不是台灣公司,因此讓台灣業者看的到卻吃不到。」遊戲產業振興會會長、雷爵網絡董事長張厥猶說。
張厥猶直言,這些公司成了台灣遊戲公司的惡夢,遊戲代理市場被分食,能拿到代理權的遊戲都是二、三線產品。因為最熱門的遊戲,母廠都想自己做。
筆者曾在台灣第一個創意市集(牯嶺街創意市集)中,逛到一攤紙箱裡賣的全是60~60的西洋知名歌手現場演唱會;看到超興奮;從小聽演唱會長大的我;二話不說,開始一張一張的挑;一邊問老闆一張多少,老闆虛心的笑著對我說$NT300,當時我覺得好便宜;順便將DVD盒往背面翻;往下方一看,怎全是看不懂的韓文,就隨口問老闆一下為何是韓文,老闆才收起笑臉,一點嚴肅的嘆說;是阿版權都被全亞洲代理的韓國人買走了,字幕有韓文和簡體中文喔。他沒說完我就知道我們去大陸出差或玩時,“買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但我質疑這是是原版的,老闆還強調是真的!並說和我說現況,“台灣音樂版權的代理商,到了全世界音樂版權交易的會場上;都是一家一家自己談,數量不過一種大概300,400, 500張,人家老外不怎麼甩我們;韓國不是;只有一家來談,來就是一種10000~20000張的喊,看原廠簽不簽給他。我心裡想,韓國哪有這麼大的市場聽西洋60~80老團搖滾樂現場LiveDVD,原來他們動的是版權銷售;透過回去在把母帶上字幕後;您想想我賣300元還有賺,台灣因為代理商不團結,所以導致量不夠所以老外沒鳥我們,當然授權給韓國代理阿,談得量夠大,(我心裡想:台灣的批發商批給他還有賺那大概差不多200為批到台灣的價格,那韓國大概出貨成本大概100元吧,哪這樣成本大概只有30, 40元(還要連翻譯字幕成本)吧。反正都是要把不管是不是韓片,反正都是要賣到國外去,乾脆一起把國外相關的代理一起賣一賣算了,正常的想法就是這樣。
反思我們是不是也以低價拿到大陸影集的版權代理,順便一起將台灣的影片帶出去談呢?!
有沒有經費翻譯和上字幕就是個學問了,因為沒有台流,國外只有台僑,可不可以請賣珍珠奶茶到美國德國的店面幫忙推銷一下呢,評估有沒有市場才是考慮要不要花錢去翻字幕。
看完報導,中國不用根本不用統一台灣,因為我們拿第一也是替騰訊拿第一,那也是全中國第一了,反正幕後的金主都是中美混種的公司,對這種競爭;要小心阿,會延伸到中國官方會不會用各式的方式將工業產品設計與老美投資;合資做產品賣到台灣來呢,會不會有可能已經有了!
騰訊當然也不例外,(英雄聯盟)出自騰訊,而代理則是騰訊所投資的新加坡商Garena。前年三月Garena特別成立台灣競舞娛樂子公司,全權代理(英雄聯盟)在台業務,隨著這款遊戲在全球受到網友歡迎,台灣也一樣紅火、暢銷,同業估計每個月進帳一億元以上新台幣。因此這白花花的銀子進的不是台灣業者的荷包,反而是進了騰訊的口袋。
台灣遊戲市場被中國敵手的台灣子公司瓜分還不是最慘的,子公司在台灣營業要聘員工、要繳稅,至少對台灣有貢獻。現在網路無國界,更可怕的威脅還在後頭:境外營運。
所謂境外營運,指的是遊戲母廠不需在台設立子公司,也不用代理商,只需在台灣打廣告、行銷宣傳,讓玩家直接連線香港、韓國、美國等海外伺服器,台灣玩家用信用卡付費,就能玩到海外遊戲公司的遊戲。
這樣一來,台灣不僅靠代理為主的公司沒得代理、後端通路金流服務也沒得賺,連為人打工的機會都沒有,若這種模式成為常態,對台灣網路遊戲業殺傷力極大。
這只是壓垮台灣遊戲業的稻草之一。
改變太晚 缺席的行動遊戲市場
翻開今年前兩季的財報,遊戲橘子、華義、紅心辣椒、樂陞、昱泉等公司都虧損。
就連「遊戲教父」王俊博也在危機邊緣掙扎,對比三年多前遊戲業當紅時,旗下子公司中華網龍獲利破十億元,股價一度飆上五一九元;最近網龍獲利卻出現連四季兩位數以上的衰退,股價只剩下五十八元。到底台灣遊戲業出了什麼問題?
鏡頭拉回台北捷運裡,擁擠的下班人潮,乘客們卻不以為意,專注自己手上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有的忙著用軟體LINE傳訊息,有的全神貫注在遊戲之中,這些行動裝置為韓國、日本遊戲公司賺進了大把的鈔票,反觀台灣遊戲公司不但沒能分杯羹,還被這把火給燒到。
「當蘋果iPhone出來時,很多人不相信裡頭的遊戲對我們有威脅,因為行動遊戲和線上遊戲等級差太多了。」張厥猶回憶指出。當時台灣遊戲公司對行動遊戲根本不以為意,那是個台灣遊戲業當紅的年代,一款成功的線上遊戲,就能替公司帶來上億元營收,「台灣遊戲業眼前只看得到線上遊戲,砸下的研發成本動輒三、四千萬元,行動遊戲、網頁遊戲這種小成本製作,對他們來說,根本看不上眼。」
可是,三年過去,局勢已經不一樣了,當年台灣遊戲公司看不上眼的小製作,如今卻一個個抓住消費者的眼球,還進一步回頭蠶食線上遊戲業的大餅。
「這是一種排擠效應,以前玩家可以連續玩三十個小時不間斷,有了手機遊戲後,玩家注意力就被分散了。」王俊博無奈地說,布局慢半拍的台灣遊戲業,卻是這兩年才開始動作,不只還在摸索階段,「連如何從行動遊戲賺到錢,都還是個大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