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6 October 2012

I.J.大衛創創唸003: 笨蛋!問題出在企管國貿系人才教育啦


壓著台灣打!南韓勝台灣的3關鍵

台灣出口金額,曾是韓國的4倍;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台灣過關,韓國破產。但15年來,台韓競爭力逆轉。如今,韓國出口額是台灣2倍,躍升世界第9大貿易國;台灣前5大貿易區,韓國市佔率都贏台灣。這15年來,台韓各自做了什麼關鍵抉擇?為了贏,韓國付出什麼代價?

【 韓FTA快攻 vs. 台仰賴ECFA 】

為了贏,韓國政府選擇大開國門。經濟部長施顏祥不諱言,「從國際競爭角度來看,韓國FTA佈局比我們早,速度比我們快,規模比我們大,對我們形成壓力。」2010年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500多項的早收清單,全部加起來,佔台灣貿易總額不到5%。

【 韓政策落實 vs. 台口號計畫 】

「韓國政府永遠走在市場需求之前,」韓國最大網路公司NHN執行長金相憲說,韓國政府發展網路產業,並不是直接金援重點企業;而是創造好的環境,讓企業自己拚。台灣政府的政策(自由貿易港區、六大新興產業等),執行成效不彰,也不具國際競爭力。以FTA的談判人員為例,韓國外交部的通商交涉本部,就有220個談判人才,而台灣經濟部的核心貿易談判人才,只有34人,無論是人數與經驗,都需要急起直追。

請問台灣有多少企管國貿系的大學?多到有管理學院就會有吧? 天下只是說到的是泛貿易談判。事實上,版權談判、購買、擺攤賣創意也是國貿和企管人應該要做的!人在那?難道你要一個念藝術畫水墨的學生去培養第二專長學什麼是經濟學、版權知識、談判技巧、專案管理嗎? 或許你可以說,現在年輕人要學會跨領域的知識學習,那我為何看不到大量的企管國貿等的同學來搞工業設計、畫插畫辦展覽;頂多上上歌唱擂台罷了。這篇報導,凸顯了我想說的台灣文創一直是一個長期產業鏈斷層、自立救濟、缺乏國際行銷包裝業務人才、文創部份自我頭大、自己爽客戶量不夠也不夠爽、文化部根本沒有橫向整合產業能力、只是文建會的馬總統版而已、基本色彩知識爛到爆、的一個可愛又有創造力的自立救濟的產業。難道我們真的不如韓國嗎?我不是要一味的說都是政府的問題、事實上經濟部的政府任何的輔導案都是屬於錦上添花,絕不雪中送炭型的輔助,而民間許多圓夢計畫,難道都是已經開執行了嗎?許多都是民間支持圓夢勇氣的基金罷了!矽谷若是沒有讚頌擁抱承認失敗這個祕密醬汁、也不會有今天美國敢做夢的創新的養分和成果。我覺得企管和國貿的老師教學生知識的傳統教法(將教科書分配章節後分組上台報告)痲痹式的列車學習法!,這種方式,念過設計系的同學可能會相當的不屑和給你負評!這些傳統的商管教獸,真是不知文創人間疾苦,不但沒有跨領域整合不同學群產業的專家來,也沒有帥哥美女團帶領我們自己的文創商品到全球參展、殺出一條血路!相對的,台灣文創人自立救濟已經不是一天的事,等你來經紀我,算了吧,我們自己下來幹!以artkey.com來說、一路到今天,還記得幾年前他們想參加第一次也是全球華人第一個參加紐約國際授權展到處去向各個公部門籌錢的過程,我看在眼中,一個擁有全華人最多藝術家圖庫資源的artkey到紐約和老外談版權賣創意的展場錢都是去靠自己一個一個向公務人員鞠躬哈腰求爺爺爺告奶奶兜出點錢湊出來的!這次的TPA擊敗南韓的電藝冠軍;幾個年輕人;不就是自立救濟選擇職業隊;兵役沒有政府優惠的底免的獎勵政策外,就是覺得產業群不夠大嘛;因為數字娛樂的學校係所用單手都可數得出來;等到媒體報導後,政府幾乎是免費撿到獲得全球玩家的國民外交後;才被立委質詢有無保送免役這類文創人之政策
你絕對不會看到喜羊羊的圖案在全世界,但你卻可以看到hello kitty、snoopy、米老鼠的東西就在你身邊!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企管國貿教授都在睡覺的原因之一,韓風流行的原因,最大功臣就是這些拎著包包裡都是數位資訊和影片等;到你亞洲來談播放權;以超低姿態、超低版廉稅給你台灣翻譯上字幕,為的就是可以播放(魔音傳腦文化)!的這些談判行銷業務的經紀人。
我對我們文創中的工業產品設計和自由的音樂是很有信心的,但STAR不能只靠去誠品門口擺擺攤就會形成一股像音樂崇拜偶像的力量;產品設計師是要有龐大的銷售量和產品使用長久好用、強烈社會責任感;才能真正的形成一個STAR、愈老愈吃香的另類流行文化;他的收入和地位絕對不是只有得許多德國人美國人日本人創的設計獎;就以此作為評價的;各位企管國貿人你們懂嗎?15年後今天;你看每個全球知名的設計學院裡的研究生;到處都有韓國人,相對諷刺的,他們早就丟大量的企管國貿人才去歐美進修向他們學習這套行之有年而完整的文創娛樂產業運作;搬回國內快速包裝行銷,然後再出國打仗,放眼望去一家家變質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搞了幾個台灣文創行銷團隊;弄不起來乾脆全部交給微風廣場團隊執行倒是比較快的方式之一。

【 韓價值導向 vs. 台成本導向 】

1997年金融風暴後,韓國中小企業爆發倒閉潮,大財團大宇也不支倒地。面對全球化競爭,韓國與台灣採取兩種不同的路線。韓國集合全國之力,扶植大企業,走價值提升和品牌路線;台灣則選擇不斷壓低成本,為人代工。

【 韓國代價:貧富兩極、社會對立 】

韓國的發展模式,也產生極大後作用力,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大財團壓迫中小企業,已經到了爆發的臨界點,蓄積了反撲的政經勢力。三星集團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靠削減上游供應商利潤。《國際先鋒論壇報》的特派員崔相熙指出,在李明博擔任總統時期,大財團更加擴張勢力與領域,大小通吃,例如,韓國現代汽車投入養牛業;LG集團做竹鹽牙膏;GS集團大股東,要開炒年糕全國連鎖店。

韓國模式,值得學嗎?韓國從國家、社會、企業所信仰的「優勝劣敗」生存法則,像一刀兩刃,成就了一個經濟強人,卻同時是個「幸福弱者」。

【 韓國媳婦的告白:經濟、精神壓力大 】


韓國這幾年經濟表現的確亮眼,但人們是否幸福快樂?韓國經濟依賴出口,向來慣用貨幣貶值刺激出口,通膨嚴重。首爾超市物價,一粒雞蛋11元台幣,一塊豆腐63元。(以韓圜38對台幣1計)

經濟壓力大,精神壓力也不小。韓國社會倫理、階級嚴格,重視職場的團體關係,公司有經常性的聚餐飲酒。這類飲酒活動不是週末小酌,而是平日下班的「另類加班」。有員工喝太晚,就直接到24小時三溫暖報到,次日直接上班。在韓國,週末或者晚上出勤上班,絕對不是什麼不合理的事。

【 南韓人民對國家充滿信心 】

如果要說韓國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只要你跟韓國人談起他們的國家,很少韓國人會不抬頭挺胸,充滿信心。今天韓國的發展,有其歷史文化與民族性格的緣故,不是台灣可以走的路。不如把眼光放回自己身上,想想哪些才是台灣優勢,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